-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前不久,我國首條以開發沙漠光伏大基地、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——“寧電入湘”工程正式獲得核準批復,并將很快開工建設。到2025年投運時,從寧夏騰格里沙漠深處架設的一塊塊光伏板發出的綠電,將沿著輸電線路,輸送到用電大省湖南。
騰格里沙漠新能源輸送通道。(受訪者供圖)
在沙漠深處生產綠電,是我國實現新能源與生態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。不僅沙漠地區富集的太陽能資源被充分利用,還可以通過“草光互補”放大防沙固沙、植被恢復等生態效益。
寧夏是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,正在大力挖掘綠色能源潛力,在光伏資源聚集的騰格里沙漠里探尋一片用沙的“藍?!?。
“據研究,每平方米沙漠每年能接受太陽能2000千瓦時到3000千瓦時。如果按照常規的家庭用電量計算,只要2平方米的沙漠,就能滿足一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?!眹W中衛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殷學農說。
走進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的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,6萬余畝的沙海上方,魚鱗片般的光伏板沐浴在陽光下。十多年來,這里的人們在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的同時,努力實現光伏發電與生態修復協同發展。目前,這里已進駐十多家企業,建成光伏電站容量超千兆瓦,年可新增綠電發電量17億度。
“在光伏場站外圍20米內的區域,我們都開展了植綠增綠工作,站內環境就更好了?!眹译娡段辶桦娏τ喽」夥娬菊鹃L徐文超說,光伏支架和組件可以起到遮擋陽光照射的作用,從而減緩水分蒸發,有利于植物生長。再加上沖洗光伏板的水的澆灌,光伏電站周圍的植被長勢越來越好,可以有效防沙固沙。
有時候,工作人員還會邀請周邊農戶把羊群趕進來吃草,確保草的高度不超過30厘米,以避免對光伏板的遮擋。
中衛市沙漠光伏產業園一角。(受訪者供圖)
茫茫沙海不再是寸草難生、了無生機,一幅嶄新的畫卷徐徐展開?!肮夥?生態治理”的融合發展模式正迸發出巨大的能量,陽光、沙漠和植被在這里相互融合,形成了一個共同體。
“2022年5月成立的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騰格里能源開發公司,負責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的整體開發,通過高標準做好項目頂層設計,按照風光火儲一體化規劃,推進新能源基地、支撐性電源和輸電通道‘三位一體’建設?!眹夷茉醇瘓F寧夏騰格里能源開發公司發展部主任任獻民說。
黃色的沙子,綠色的草木,藍色的光伏板,銀色的鐵塔……如今,沙漠變得五顏六色起來。大規模綠電從這里送往千家萬戶,沙漠從此擁有了新的生機與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