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“三農”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近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。這份題為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》的文件指出,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。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,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。
研讀歷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與信息通信業相關部分可以發現,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,今年的文件不再強調“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”。在信息通信業馳而不息的努力下,近年來,我國鄉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,城鄉“數字鴻溝”大幅縮小。一方面,農村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水平不斷提升。據工信部數據,“十三五”初期,我國約有5萬個行政村尚未通寬帶。自2015年起,信息通信業連續組織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。三大電信運營商普遍服務累計投資超400億元。截至2021年底,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“村村通寬帶”。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服務持續在農村地區加快普及,截至2022年底,全國農村寬帶用戶達1.76億戶,全年凈增1862萬戶,比上年增長11.8%,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2.5個百分點。另一方面,通過精準降費,農村用戶上網門檻有效降低?;A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(原建檔立卡貧困戶)持續給予五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優惠,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,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。農村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,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。
農村信息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帶來的普惠性增長,深刻改變著鄉村的發展道路。在信息基礎設施的數字底座之上,農村信息化應用成為推動“三農”發展的重中之重。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,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“實施數字鄉村戰略”以來,連續6年中央一號文件均對建設數字鄉村作出了明確指示和部署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:“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,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。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,推進智慧農業發展?!毙畔⑼ㄐ艠I將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導下,在夯實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的同時,以建設數字鄉村為切入點,推動農村數字化、信息化應用普及,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一是加快推動5G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融入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,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種植業、種業、畜牧業、漁業、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。在農產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、溯源、認證等環節,打造信息化運營體系,全力推動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,促進智慧農業落地生根。
二是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,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。深入實施“數商興農”和“互聯網﹢”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,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、定制生產等模式,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。通過電子商務和直播帶貨,大幅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,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、質量優、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。
三是大力推動農村治理數字化,提升農村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。開發適應“三農”特點的信息終端、應用軟件,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,構建數字鄉村綜合信息化平臺。在綜合信息化平臺基礎上,探索建立互聯網﹢網格管理服務模式,推動黨務、村務網上公開,完善信息收集、處置、反饋工作機制和聯動機制,提升鄉村治理智能化、精細化、專業化水平;加快農村全面接入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,加快推廣“最多跑一次”“不見面審批”等改革模式,提高農民群眾辦事便捷度;大力發展互聯網﹢教育、互聯網﹢醫療等民生應用,推動數字教育資源共享,助建城鄉“醫聯體”,有力強化農村地區的民生保障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: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。信息通信技術是農民通往現代文明生活的橋梁紐帶。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信息通信業將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大力建設數字鄉村,將信息通信網變成農村致富增收網,將數字流量變成“三農”發展增量,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、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。
新聞附件: